快捷搜索:  

省属高校异地琢磨院首个效率转化项目投产

"省属高校异地琢磨院首个效率转化项目投产,这篇新闻报道详尽,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让人眼前一亮。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文笔优秀,让人容易理解。 这篇报道的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让人看了很舒服。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News)客户端讯 1月16日上午,新能源电池/光伏载具系统研发制造项目开干投产暨安徽博强新材料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滁州举行。这是省属高校异地研究院成功(Success)孵化的首个成果转化项目,展现了培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展现了人才与产业、城市与高校“双向奔赴”的巨大潜能。

近年来,安徽大学(University)聚焦我国和区域发展需求,坚持“服务安徽、立地顶天、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深化“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推动培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坚定打造名副其实“安徽的大学(University)”,努力(Effort)成为服务我国和安徽发展的战略力量。

去年5月,安徽大学(University)与滁州市深化战略合作,揭牌成立了安徽大学(University)首个异地研究院——安徽大学(University)滁州研究院。8个月以来,在滁州“双招双引”国策引导下,校企双方围绕光伏、半导体、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创新要素对接,加快推动“难题”变为“课题”。特别是,第15批省“115”聚烯烃工业研发创新团队,研制开发高性能改性聚烯烃材料,为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系统长期运行“保驾护航”,在滁州成功(Success)孵化并达成量产。

作为追“光”逐“链”的先行者,滁州正在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加速迈向“世界光伏之都”。

聚烯烃工业研发创新团队是安徽省第十五批“115”产业创新团队,主要研发系列高性能改性聚烯烃材料,并应用在新能源汽车(Car)电池/光伏载具系统中关键零部件产品,相关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同类产品。高性能聚烯烃材料是新能源汽车(Car)、太阳能光伏、医疗器械、智能家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该项目首期投资4000万元,三条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8000万。在仪式上,博强新材料、天津瀛德冷链签署合作协议。

安徽大学(University)有关部门、理工科学院负责同志,滁州市行政部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南谯区负责同志,企业嘉宾等参加相关活动。(记者 史睿雯)

省属高校异地研究院首个成果转化项目投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赞(145) 踩(56) 阅读数(4633)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